想要孩子學好中文時間卻不夠?怎麼辦?

在美國想教孩子中文的華裔家長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大約高中後期或大學以後移民來的。這類家長通常中文能力好於英文。中文程度相當好照理來說應該是教好小朋友中文的最佳老師。但是家長通常很自然的會把自己的生活經歷投射到孩子身上,所以這類的家長通常不是很緊張自己孩子的中文學習。也不了解在國外要學好中文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以及周遭英文環境的影響。因為在家都用中文和孩子溝通,所以他們很難體會孩子會學不好中文這件事。

他們反而會比較擔心自己的孩子會不會和自己一樣學不好英文。有一些家長甚至還會在孩子上學前就很努力的先幫孩子補英文。所以雖然自己是最佳的老師,但是因為上述種種原因,孩子很容易在長大後中文程度不如預期。其實這一類的家長最需要的是一點危機意識。我舉個例子來說,有些在台灣長大的人家中是完全講台語,但是光靠家常對話,長大以後還是很難完全只用台語和家人講溝通。因為所有有深度的語詞全部都是在學校用國語學的。中文對於在美國的孩子也是一樣的,如果光靠家常用語中文也就只能停留在這個程度了。

第二類型的家長是在這裡出生或是小學中低年級移民來美國的。這類家長通常充滿著遺憾而希望同樣的事情不要在自己兒女身上再度發生。所以非常想要教好小孩的中文,也知道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任務。但是礙於自己的中文程度不夠好(很多連和孩子用中文溝通的能力都沒有),所以也感覺很無力。不知道要如何教小孩中文,只好去花錢借外力幫忙。這類是三種類型中最難教好小孩中文的。

第三類型的家長則是小學高年級以後到高中初期移民過來的家長。這類型的家長通常是中文和英文程度都普通。但是因為上學過程中看過太多同學不會說中文(加上自己的中文程度也沒有那麼好)所以非常有危機意識。知道要忘記中文是一件多麼容易發生的事情。所以雖然中文程度上來說這類家長並不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因為有足夠的危機意識反而成了最容易教成功中文的家長類型。

在前面和大家說這幾種家長的類型,其實只是希望大家要了解在美國不管你是哪一類家長,小孩要學好中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是一件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的事。雖然我贊成孩子還是要懂中文,不要忘了自己的文化。但是這是一種長期的投資。而這一項投資不一定是每一個家長都認為值得去做的。我們的一天就只有這麼多時間,要學中文就必須犧牲掉一些時間。這時間可能是孩子本來可以做或學別的事情的時間。你如果覺得做別的事情更值得當然也是一個可行的決定。但是你如果還是想要孩子學好中文但是又不太願意多挪出一些時間的話,那麼我建議至少不要浪費時間,要有效率的運用時間。如果希望孩子達到最高目標:聽、說、讀、寫都會。那麼是絕對沒有捷徑的,請你幫孩子少報一些才藝班吧。因為就是要每天花時間學,還要努力的為孩子製造中文環境以及增加學習動力。

如果想要有效率的學習中文但是時間不足,要放棄掉的一定先是「寫」,再來是「讀」的部分。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大家應該也都同意,可是這麼做的人卻很少。一般人覺得學中文就一定要從寫字和認字開始學。可能因為中文學校是這樣教的吧(這也就是為什麼光靠中文學校的學習效果並不好)。的確寫字和認字感覺上是比較能有系統的教學。但是對於提升孩子對中文理解的能力卻沒有那麼大的幫助。像我在大學時學過最基本的日文課。日文五十音我全學會了,日文句子我也唸得出來,但是卻完全不知道自己唸了什麼。如果你沒時間的話就應該把精力放在加強「聽」和「說」的部份。老實說你的孩子長大後說不了幾句中文,但是卻會寫幾個筆畫簡單的中文字(例如:大、中、小)一點意義也沒有。

當然很多家長一開始是抱持著達到最高目標的方式進行的,所以先一開始就教寫字或認字。不過在孩子上學以後發現孩子開始滿口英文,然後課業和課後活動也開始增加。在這種狀況下如果不想要放棄課後活動,那麼我真的建議就先放棄掉「寫」和「讀」的部分吧。其實連那種一週一次的中文學校也可以一並放棄。與其花時間在練字上還不如把僅有的時間用在唸一些中文故事或文章給孩子聽。再不然把時間用在一起用中文討論事情也比較值得。就算你每天只能挪出十到十五分鐘的時間來做這件事情,也許是吃早餐時候,也許是睡覺前,只要能持之以恆地也是會有相當的效果。而將來孩子可能因為會說中文開始對寫字和認字感興趣自己就會去學。

我自己就是一個五歲就來到美國的小留學生,當初媽媽也有試圖著要教我寫字。但是因為自己沒有學中文的動力,所以幾乎是一個字都學不會。小學時我也被送到一週一次的中文學校去學中文,但是也一樣學不會。後來在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被送回台灣讀了五年書。這也就是為什麼今天我可以在這裡寫文章與大家分享我的經驗。其實我還蠻感謝父母當初把我送回台灣讓我學會了中文,不然我媽是絕對沒有辦法在我成年後還能與我談心,因為她的英文程度並不高。

版權所有 © 2020